【年龄小于三十岁,道行人师之上,擅长拳脚功夫的三十五代弟子回茅山参加七日后的茅山交流会。】
回到任家镇的九叔,打开传递茅山法旨的千纸鹤,一条信息出现在法坛之上。
“七日后的茅山交流会?这是什么东西?”
白浩坐在一旁喝着茶,看着法坛之上飘出来的法旨信息疑惑道。
“我也不清楚,不过我知道,这一份法旨所传的人群目标,应该是我们这一批三十四代弟子。”
“至于让我们带第三十五代弟子回茅山参加茅山交流会,说的应该是你们这一代的。”
“你,秋生,文才,还有凝霜,你们几个应该都符合。”
“额.....文才差了点,不过我们都走了,留文才一个人在义庄,我担心他会捅出大篓子,可以把他带上。”
白浩砸吧着嘴,什么叫就文才还差了点?欺负我不认识字还是怎么的?
茅山法旨上明确的写着,三十岁以下,人师之上,或擅长拳脚功夫的弟子回茅山。
秋生好像也不符合吧。
半年来,秋生确实有努力的修行,道行提升了不少,可终究不过是练气五层。
至于拳脚功夫,相较于文才而言确实强一些,但面对高手,依旧不怎么够看。
更别提从小药浴长大,主修拳脚功夫的凝霜了。
总的来说,真正意义上满足条件的,在场的四人年龄合格的人选中,只有白浩算是完全符合标准。
如果稍微放松一点条件,今年十七岁,练气七层,拳脚功夫还不错的凝霜勉强能占据一个名额。
至于秋生?差的不是一星半点,不过碍于九叔的面子,白浩也不好多说什么。
总不能在这个时候,驳了九叔这个引路人的面子吧!
那茅山白浩也就别想去了。
“小师叔,这样看来,严格意义上来讲,好像只有你才算合格啊。”
“三十岁之前的人师,三十五代弟子中,好像也凑不出几个吧!”
凝霜小声的在白浩身边嘀咕道。
“法旨中所记录的是三十五代弟子,参加交流会的弟子中,并非都是三十五代弟子。”
“一些资质尚佳,更有甚者,在游历时遇到上根器,一些长老,甚至掌教都会将其收入麾下。”
“现在的茅山中,一定有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三十四代弟子,也就是我的师叔,他们从小被茅山培养。”
“虽说历练的机会比较少,但长时间的修行,道行一般都不低。”
这种弟子,则是长老团的预备梯队,只有道行达到一定境界后,才会下山游历,在回归后,会收一批新的弟子。
类似于青松道长和青阳道长,他们便是最小的一批三十三代弟子,以近乎地师后期的道行回归茅山。
收徒教导弟子,等这一批弟子学成后,他们则闭关修行,准备突破天师的瓶颈。
这一批弟子就是九叔,石坚,四目道长,千鹤道长这一批人。
青松道长,青阳道长这一批在突破天师后,还会下山游历一段时间,若是运气好,会直接在山下遇到资质不错的弟子带回山上进行收徒。
哪怕游历过后遇不到资质不错的弟子,宗门中若是有不错的弟子也会拜他们为师,进行核心培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