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吧,看来我们要少一个生力军咯。”
常浩南的拒绝并没有让刘振响过于失落。
他也清楚八三工程的进度目前肯定是当务之急。
况且新标准这种东西,难点其实在开头,如何让决策层下定决心。
而常浩南已经把这部分给完成了。
“不过老杜果然没有看错你,这才几个月的时间,你就能在航空器外流和内流两个领域都做出成绩来,说实话,我从来没见过你这样的奇才。”
“哪里哪里……非要说的话,还是您之前在学校嘱咐我要关注发动机问题来着。”
听到这个回答的刘振响哑然失笑。
他当时确实有这么说过,但初衷只是为了完善一些数据而已。
没想到常浩南这么一关注,就差点把整个航空动力领域给搅了个天翻地覆。
不过,搅得好!
……
就在624所这边正在准备进气畸变试验的同时,同样位于川省的132厂内。
卢育英正在等待一批马上就要到达的客人——
****空军代表团。
实际上,他们对于611所、132厂以及带队前来的华夏航技进出口公司来说,都算得上是老朋友了。
1965年,担心印度全盘倒向华约阵营的美国拒绝了****在最紧要关头提出的军售请求,后者迫不得已转而采购华夏装备。
到1971年,包括出口和援助在内,华夏总共提供了230架歼6战斗机,在使用过程中收到了不错的评价。
在随后的二十多年中,尽管****方面始终没有放弃从美国和法国采购先进战斗机,但歼6、强5C、K8和歼7P等华夏型号也一直存在于他们的装备序列中,并且通过对歼6的大修和改装,初步建立了自己的航空工业。
有了这样一层关系,****空军的代表团访问华夏并参观航空工业部门甚至空军现役装备,都算不上什么新鲜事。
但是这一次,对方来得很急。
以至于611所方面三天前才接到来自华夏航技的通知,而且内容甚少,只进行了十分仓促的准备。
好在他们下一步准备主推的外贸型号,也就是歼7MG正好有一架原型机还在132厂进行下线之后的基础测试,因此还不至于露怯。
相比于****空军目前装备的歼7P,新型号的战斗力至少提高了三分之一以上。
歼7MG实际上就是歼7E的出口型,因此身为后者型号总师的卢育英自然是比较适合出面的人选。
很快,由四辆中巴和两辆吉普车组成的车队就停在了不远的地方。
一名穿着套装的中年女性从为首的一辆BJ212副驾驶位置下车,来到了卢育英面前。
“卢总师您好,我是这次华夏航技方面负责接待和谈判的代表,杨慧梅。”
“您好。”
卢育英和杨慧梅握了握手。
趁着后面****代表团的人还没全都从车上下来,他又赶紧和后者确认了一下情况。
“不知道这个代表团本次过来的目的是什么?”
“上面给我的信息也比较模糊。”杨慧梅拢了拢头发,有些苦恼地回答道:
“不过我来的路上跟他们的领队交流了一下,感觉他们这一次的动作很大,而且不只是准备购买现有的货架产品。”
“那……”
“似乎想通过跟我们的合作,开发一种更适合他们国情的装备,或者是进一步发展自己航空工业水平,但也只是我的推测。”
(本章完)
</div>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