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郑侍郎的恩情,小子会记在心上,未来必有厚报。”
方重勇躬身对郑叔清深深一拜道。
他很明白,自己在长安什么门路都没有,想办点事情,其实不得不通过郑叔清的人脉来运作。
而渣爹方有德,似乎做的事情都非常极端,并且身上疑团重重,让方重勇无法信任。
长安是竞技的舞台,却不是成长的摇篮。方重勇知道,他一定要离开这里,去历练,去成长,去积蓄力量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要好好的观察这个世界,这个时代。
“不要想什么双胞胎女仆了,那些东西,等你功成名就了,就好似柜子里的货物一样,随用随取,毫不费事。
过几天我便要去洛阳含嘉仓,复查屯粮情况,以供河西军需。估计这段时间都不会回长安了,你就安安心心跟着贺学士,不要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。
特别是……”
郑叔清拍了拍方重勇的肩膀,凑过来压低声音说道:
“特别是圣人的事情,能不碰就不要碰。
宴会上那两句诗是你写的,如今圣人已经知道了。如果圣人请你进宫写诗考验智慧什么的,你一定要藏拙,不可太过锋芒毕露了。”
“明白了。”
方重勇微微点头。
杨玉环的上位,李隆基的变化,其实很多朝臣都是看在眼里,也有自己的判断。
朝堂的变化,已经开始,他们都看到了,只是不知道会怎么变,又会以怎样的方式结束。每一次变化,都会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官场大洗牌。
这些中枢朝臣们就好像在池塘里游动的鱼群那样,天上黑云密布,气压低了,这些鱼儿们也开始浮出水面吐泡泡,也会躁动不安,甚至还会因为缺氧而翻肚皮死掉。
李林甫看到这些没有,方重勇不知道;但是他知道郑叔清绝对看明白了,而且一定有相应的准备!
“你还是要运作你未来岳父去河西么?”
郑叔清沉声问道,现在他会成为负责调度河西粮秣的转运使,唐军对阵吐蕃能不能赢,对他来说,就是生死攸关的大事。
唐军赢了,他躺着升官。
唐军输了,他要跪在李林甫面前求救。
两者区别可大了去了。
“确实如此。”
“嗯,如此的话,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么?”
郑叔清追问道。
官场上的事情,不能总是等着好运降临。
面对挑战,一定要使出十二分的力气,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条件。
老郑不太会办大事,但是他很会做官,而且技术高超。
“没什么事情。不过如果真的有机会的话,你可以给右相出出主意,就说你觉得忠王(李亨)将来必为太子,让右相早做准备。
这件事有机会就说,没机会就算了,并不是决定成败的大事。”
“明白了。”
郑叔清点点头,他心里已经有数了。
“我未来岳父骁勇善战,若是能去河西,此战必胜。郑侍郎如果可以,多想想办法,把我的话传递右相知道,就说是你的主意。这件事十有**可以成。”
方重勇继续说道。
郑叔清再次点头,将其记在了心里。
……
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书房,李隆基正在阅览高力士给他的信件,那是王忠嗣的夫人李氏写的。
在信中,李氏向李隆基请求,可以将王忠嗣调回长安公干,不要再将其外调了。
没有求官,只求回归,情真意切。不得不说,这封信挠到了李隆基心中的软处。
王忠嗣**岁的时候,老爹王海滨就战死沙场了,而且还是被同僚们联合起来坑死的。李隆基将其王忠嗣养在宫中,有没有别的意思,其实谁也说不好。
但有一点可以肯定,李隆基对王忠嗣的信任,绝对在普通边将之上。唯一所虑的,不过是王忠嗣与李亨的关系而已。
“龙武军左军还缺一位将军,可以调王忠嗣为龙武军左军将军。”
高力士不动声色的建议道。
“言之有理。”
李隆基微微点头,他觉得雪藏王忠嗣两年,其实已经够火候了。既然李氏哀求,让其回归长安,也是人之常情。
杜希望等人希望让王忠嗣去河西,李林甫希望王忠嗣去剑南,李隆基有自己的主意,不想被人牵着走。 </div>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