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东京泡沫时代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用看电影研究了(3/4)

“羽生桑稍等,我还有件事想和羽生桑商量。”

听到广桥浅子的话,羽生秀树又重新做了下来。

“什么事?该不会有活动让我参加吧,我最近是真没有时间。”

羽生秀树赶忙打预防针。

广桥浅子摇摇头,“那倒不是,只是我最近在考虑,要不要选择一个子会社上市。”

对于广桥浅子的上市想法,羽生秀树并不意外。

日元开始升值后,股市一片大好。

会社需求资金发展的话,上市无疑是最好的选择。

毕竟慢慢盈利,哪有股市来钱快。

羽生秀树没有着急拒绝,而是问,“浅子桑有什么想法吗?”

“我觉得在几个子会社里,最适合上市的是新月院线。”

“为什么?”羽生秀树继续问。

“我们做院线的时候,羽生桑建议在直营映画馆上,不要做加盟,而是把映画馆和土地一起买下来。

今年新月院线在进行财务结算的时候,我发现新月院线这两年的利润,竟然还没有土地增值多。

所以我想让院线上市,获得资金继续扩大直营映画馆的规模。”

听完广桥浅子的话,羽生秀树感慨道。

“浅子桑,我怎么觉得你不是想发展新月院线,而是想炒地皮呢?”

不得不说,广桥浅子这算盘打的确实好。

虽说霓虹电影市场接下来还会继续萎靡不振。

院线也赚不到什么钱。

但新月院线要是能借着映画馆,扩张手里的土地规模,也算是变相的炒地皮了。

反正只要土地够多,地价不断涨。

院线就算盈利差一点,在股市上也能讲故事。

广桥浅子毫不避讳的说,“既能发展新月院线,又能借着土地赚钱,有何不可呢?”

“我觉得浅子桑的想法很好,既然决定了,那就不要犹豫,找专业机构开始做上市前的准备吧。”

羽生秀树不是拖泥带水的人。

能赚钱的事情,他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。

不过想上市,可不是说说就行。

比如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,就有许多硬性的条件。

尤其是Mothers市场还没有成立,只有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情况下,相当于国内的第一板和第二板。

就算是条件比较宽松的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二部,许多上市条件新月院线都无法满足。

别的不说,单单对股东人数规模的条件,新月院线就不满足。

当然,这些条件在专业机构的帮助下,其实很好解决。

而且实在不行的话,也可以去条件更宽松的大阪交易所上市。

只不过对于大阪,羽生秀树有一个很大的顾虑。

那便是在泡沫时期,关西的证券市场受到极道控制极为严重。

如非必要,他实在不想和这些人打交道。

“好的,这件事我和吉冈桑和伊藤桑沟通后,会尽快开始的。”

“那就辛苦浅子桑了……”

与广桥浅子商量了一会关于新月院线上市的事情后,羽生秀树便离开了。

离开云上娱乐的路上。

羽生秀树还在思考上市的事情。

不过他想的并非云上娱乐。

毕竟霓虹艺能界的会社,其实大多都没有选择上市。

他是在考虑。

他控制的其他会社,有没有适合上市的。

毕竟接下来股市一片繁荣,能捞一笔是一笔。

云上文化,自然是不可能的。

这个会社掌握着他所有作品的版权,对他非常重要。

更何况还借由它控股了精灵娱乐。

至于精灵娱乐,更不可能上市了。

精灵娱乐的盈利情况非常好。

又不像院线生意,在霓虹注定是夕阳产业,不借着泡沫时期捞一笔,那就根本没有别的机会。

想来想去,他觉得有一个独立出去的会社很适合。

那就是Game Base出版社。

也就是控制《游戏基地》杂志的出版社。

这家会社如今不但在霓虹游戏杂志领域做到了龙头位置。

阿美利卡分部同样是市场份额最大的游戏杂志。

更是“东京电子娱乐展览会”的主办方。

还是阿美利卡“E3”大展的主办方之一。

如今更是在欧洲,亚洲,以及世界其他有电子游戏的地方延伸发展。

这种出版社,用来在股市“讲故事”简直太合适了。

除了能上市圈钱。

Game Base也确实需要资金推动进一步发展。

毕竟接下来十几年,都是电子游戏的黄金年代。

已经踏出成功第一步的Game Base,抓住机会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游戏杂志,绝对没有任何问题。

想到这里,羽生秀树就觉得应该和远在南亚的北原惠理沟通一下。

把Game Base上市的计划提上日程。

想好这件事后。

羽生秀树突然发现,接下来他要参与上市的企业,着实不少呢。

成立之初,就是奔着上市去的云上卫星电视。

柳井正那边,为了让优衣库快速发展,也在谋求将其上市。

还有风暴广告,那么多人把钱投资进来,可不是为了慢慢开拓市场的。

最近才考虑的,则有与田中夫人准备的艾伊国际,云上娱乐的新月院线,以及Game Base出版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