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音乐编排如此简约,低音线只有一个循环,除此之外再无任何乐器伴奏的情况下,麦迪逊-比尔的声音,便成为了乐迷听觉矩阵里的绝对焦点。只有高水平的声乐技巧,再加上深厚的情感传递能力,才能让听众感觉到歌曲在极简外壳下的丰富内涵,而不至于因为单调而感觉枯燥。
换句话说,你如果想要让食客只吃主食,那么这份主食的质量,必须得足够优秀才行。
虽然还没满十八岁,但这一阶段的麦迪逊,却已经能够出色地应对这一挑战了。她的声音控制能力,在一次又一次地现场演出中被打磨得非常出色,能够非常轻松地驾驭歌曲的动态范围。对语气、语调和气息的巧妙运用,也为歌词增添了个人化的深度表达。细腻而柔滑的嗓音,与歌曲整体的情绪和叙事完美融合,在阵列音响的辅助下,将《Stay》这首歌里含蓄坚忍,又深情款款的守望者形象,淋漓尽致地勾勒了出来,小溪般顺着耳膜缓缓流淌,流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里。
包括韩易。
《Stay》,这首与他重生之前的人生轨迹息息相关的歌曲,本来就能引起他的强烈共鸣,不管什么时候放起这首歌,他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那条与他失之交臂的命运线。
而现在,当这条命运线以这样一种真实而鲜活的方式,在他眼前徐徐展开的时候,这首流行电子经典给他带来的感悟,似乎又多了一层全新的内容。
“静静等待时光之河流经你的身侧,
希望这代表变革的风儿,能够改变伱的心意。
我可以为你找到上千种理由,但我知道,你有你的道路。”
原版歌曲里,阿莱西娅-卡拉的声音太单薄、太锋利,太有一股不羁的独立歌手气质。她诠释的《Stay》,更像是一个洒脱的女人,在跟她即将踏上征程的前任告别。她所想要的,只不过是对方能在第二天的太阳升起之前,再多陪伴她一会儿。
更像是一段注定会终结的夏日情缘。
但麦迪逊-比尔的演绎显然更加深刻也更加缠绵,她的声音如丝绸般在韩易周身游走,像是用情至深之人的最后一次爱抚,带着无法抑制的激情,也带着最深切的哀恸。
这是一个,站在人生挚爱面前的脆弱女人,身上只披着一件单薄的纱衣,无力地倚在门边,看着男人收拾行李,踏上那段不知道有没有回头路的征途。
她想要挽留,但她不能挽留。
因为真正的爱,不在于强制的束缚,在于放手之后依然坚定的守候。
“你要出人头地,大展宏图,
但我们不需要这么快长大,
我们可以永远年轻气盛。
一起蜷在沙发上,
朗姆酒兑着可乐,
一杯一杯地喝到天明。”
“我可以给你一千个留下的理由……
但你清楚,你还是会走。”
听到这里,韩易的眼神迷离,神情也开始变得有些恍惚起来。很少有音乐能够给他如此强烈的代入感,但《Stay》却轻而易举地做到了。
这些也许并没有什么深刻洞见的歌词,在韩易看来,却代表了他正在面对的纠结现实。
“等一分钟吧,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。
放慢你的脚步,
离别的钟声就要敲响,所以请你先留下来。”
“再等几秒钟吧,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。
把你的手放在我的手心里,
时光悄然流逝的间隙里,希望我们能抱紧彼此。”
四条线、四张脸,在多重宇宙无数的可能性里繁衍裂变,又在某个神奇的节点合于一处,让韩易不知道该作何反应,甚至不知道该在他脑海中的这些幻象里,选择哪一段继续进行下去。
谁想要让他留下,他想要留下的,又究竟是谁呢?
韩易的视线飘忽不定,时而在舞台前流连,时而在餐饮区寻觅,也不时在他的身侧转动。直到第一段副歌几近结束,他才最终把眼神聚焦在了一张脸庞上。
一张温柔的、娇俏的、关心的,正朝他款步走来的脸庞。
一张最熟悉的脸庞。
这段时间同时忙两个音乐节,美国的和泰国的,忙疯了身体又不好,每天字数可能就少一点,等忙完这段时间吧,哎,大家觉得追得累可以养一下,一口气看完
(本章完)
</div>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