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是抽象天命,你千古一帝 第103章:承恩叼露(1/3)

“不敢看?”

“元常,你先来看一看。”

刘恪直接走到箫元常身侧,强行将名册塞给了他。

箫元常只得小心翼翼打开翻阅。

看过几页,还没觉得有什么问题,但越看,越不对劲,骤然间脸色有些发白。

他停下了翻动,沉默片刻后,缓缓抬起头,道:

“陛下,此事事关重大,还请陛下让群臣都看过后,再做决议。”

群臣与世家之人,皆是摸不着头脑,只得继续传看。

这群想着当外戚的人精,没有一个笨的。

名单没问题,画像也没问题。

可看着看着,都和箫元常一样,无不是眉头深锁,脸色愈发沉重,一股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。

坏事儿了。

名册上的几百个女子,自然不可能人人都能入宫为妃。

即使当今陛下后宫空置,一次最多也就选上三五个幸运儿。

可这一方名册,就是大几百个名字,还有大几百幅图,皇帝能看得完吗?

看不完怎么办?

当然是挑选看得顺眼的纳为妃子了。

什么是顺眼?

肤白貌美就是顺眼,有才有德就是顺眼,温婉贤淑就是顺眼,家世富裕也顺眼。

可再怎么顺眼,也得被看到了,才能顺眼。

那怎么才能被皇帝看到?

使钱,走关系。

这是常理,也是大家默认的规矩。

可这次选妃,似乎做得太过分了一点。

见着众人传阅完,刘恪心情有些烦躁,还是耐着性子缓缓道:

“这是朕的选秀名册,还是诸位家世的排行名册?”

“位列第一的,是杨氏女,第二的,是王氏女,第三的.”

“朕看了几眼名册,妃子没挑着个好的,反倒是将诸位的家底摸了个清!”

“谁有钱,谁有权,谁家的女子,就排前面?”

呃.其实确实是这样的。

但诸多世家之人也是无奈,只得纷纷低头不语。

没办法,这次做的太过了。

可又能怎么办?

当今皇帝的后宫情况前所未有。

二十岁的年纪未有娶妻未有生子,常人早在太子时就已经有了太子妃,偏偏碰上了这么个局势,导致一切不得不搁置。

现在皇帝选妃,明眼人都看得着其中利益,怎能甘于人后,自然全都在使劲使钱,使劲找门路。

也就导致了这么个情况,秀女名册不像是秀女名册,反倒像家世排行榜。

世家对皇帝的选妃,干涉太大了。

刘恪目光在每个人身上扫过,顿了顿,再道:

“这选妃,可以是朕的私事,可以是大汉的国事,唯独不能是诸位的家事!”

“朕想问一问,诸位之中,可有哪位是将此事当做国事,而非家事?”

众人一片禁声。

这个真没有,到了世家这个层次,关系盘根错节,多少在朝中都有些熟人,找着门路并不难。

再不济,也会选择当个散财童子。

毕竟如果什么都不做,皇帝凭什么选你家女儿?

就算天姿国色貌若天仙贤淑良德无可挑剔,也得皇帝看得见啊!

众人越想越觉得心惊不已。

将国事当做家事,将皇帝私事当做自己家事,这事儿要是再往上升,可就是杀头大罪!

想到贾无忌那张老脸,人人自危,不寒而栗,于是乎众人齐齐拜道:

“臣等惶恐,还请陛下责罚!”

无论是有官儿的没官儿的,或是地方大族一郡郡望,全都拜下请罪。

不过人群之中的姜阴陆有点想法。

他啥都没干,就是借着姜氏的名头,把自家大女儿报上去了。

毕竟之前皇帝出海,仅有的两艘大型商船,姜氏贡献了其中之一。

而且没有索要任何报酬,可谓是雪中送炭,极有诚意。

只要名册上有姜氏女子的名字,不担心皇帝看不到。

就算皇帝看不到,下面的人但凡有点眼力劲,也必然会留心一二,暗中提示。

不过姜阴陆也不傻,知道其他人插手太深,犯了忌讳。

皇帝可以对世家释放善意,但世家不能真就一股脑儿接下了,然后腆着脸往上冲。

这次明显就是世家们做的有问题,活该受皇帝处置。

因而他也没有什么出格之举,只是与其他人一同告罪,反正皇帝总不至于亏待他们姜氏。

不过下一刻,刘恪就点了他的名。

“姜阴陆何在?”

老帅哥懵了懵,赶忙应道:“草民姜阴陆,拜见陛下!”

刘恪眼角微微挑起,目光变得柔和,眉头舒展开来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,语气也没有方才那么严厉:

“有人是真将选妃一事,当做国事,而非家事。”

“想的也并非是以姻亲外戚为贵,而是让朕得一贤内助,让朝廷局势稳定下来。”

刘恪继续道:

“金陵姜氏,天下名门,并不输于吴、王二氏。”

“纵然朝中无人仕官,且与琼州相距甚远,然而较之诸位,也绝不算差。”

“可诸位好好想一想,姜氏女,又在名册中哪个位置?”

众人仔细一想,印象不深,看来并不在前列。

确实和姜氏的地位不符。

姜阴陆至此,心绪已是澎湃无比。

即使只是被皇帝拉出来给在场世家做个典型,前阵子投资的大型商船,也回本了!

如果能力压群芳,让自己的大女儿入宫为妃,那更是血赚!

刘恪道:“除姜氏女外,所有秀女全都充为宫女。”

诸多世家之人却是觉得有些难办。

皇帝的意思,相当于这批不要了,换下一批。

可这次已经将最有手段,最可能在后宫争宠的族中女子,给拿出来了,还没摸出皇帝的喜好。

下一批,又应该将什么样的女子送出来呢?

刘恪见此,稍微提点道:

“朕在民间之时,曾有一把金剑,朕现在非常怀念它,还请诸位替朕寻回。”

众人听得懵懵懂懂。

皇帝效仿孝宣皇帝旧事,自然没问题,以“寻剑”之言代替“选妃”,也是表明了态度。

从“人伦之事”上升到了“国事诏令”,也是在提点他们不要再在秀女名册上动手脚。

皇帝选什么就是什么,他们可以报名,也可以享受女儿入宫的福利,但不能为了成为外戚,而去影响皇帝的选择。

可他们从未听说过,皇帝在民间有相好之人啊?

皇帝在民间又是学驾驴车又是学挖地道、学六丁六甲道术,还得掌握东胡语、东胡文化习俗,连游泳都有所涉猎,已经很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