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上赘婿的我只好读书成圣了 第一卷 北地的少年 第36章、三封诏书,方易之问(1/2)

在方易前往鹿苑的路上,整个大离天下,都发生了一些不同程度的变化。

王惊蛰成了大儒,这是整个大离王朝的最大的喜事。

对于大离儒道而言,更是天大的盛事。

大儒战力惊人,当今大离王朝四周强敌环伺,有大儒出世,相当于是增添了顶级战力,大离天子还亲自下诏,恭贺王惊蛰成就大儒,并昭告天下。

修炼儒道,《四圣经典》是修炼的基础和根本,后世儒道的发展和壮大,一切的根源都是源自于《四圣经典》。

但是中间的发展壮大的过程,却是需要大儒的存在。

能够成为大儒之人,都是学问极为高深的,他们对《四圣经典》进行阐释、注解,表达新的学问。

儒道千年积累,就是这样由一个个大儒不断阐述新的学问,不断产生新的注解,才造就出来的。

后世学子大多因此受益。

这也是大乾王朝,大离王朝都如此重视大儒的原因。

出了一个大儒,整个儒门都要尽情大宴三天,才能够体现出对大儒的重视。

王惊蛰的作用之后能够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,他的学问,是对姜圣《儒史》作出了新的注解,将来,王惊蛰还要前往各地讲学,将自己的所思所感,所想所学,全部都传授给儒门学子,到时候,姜圣这一门的学子就有了新的收获,主修姜圣这一门学问的史官修为进境也会更加迅速。

这还不够。

另外一件大事,则是对整个大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那就是王惊蛰对于王家的革新三策,作为八姓之一,太原王氏久负盛名,虽然腐朽却也是庞然大物,此番王惊蛰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,让天下人皆惊,尤其是王惊蛰的第三策,散尽家财,还归太原百姓的举措,更是让天下人为之倾慕。

据闻,大离天子听闻此事,龙颜大悦,朱笔钦封,敕封王家老太君为一品诰命夫人,并明确表示,王家在外子弟,若有成才者,优先录入朝堂为官,在大离军中锻炼的子弟,取得战功的,将双倍犒赏。

最为关键的是,大离天子亲自下诏,号召天下世家大族向王家学习,舍小家为天下,为大离王朝多做贡献。

为了王家,长久都没有上过朝的大离天子竟然罕见的连批三封诏书,而且这三封诏书都和王家有关。

一时之间,大离各地都在纷纷讨论王家的革新之事。

当然,这对于其他七姓,六大门阀影响是最大的。

大离王朝建立以来,就一直致力于消减世家大族的势力,防止大离因为世家大族太过强大,而削弱国力,这些年来,大离四代天子,无论别的政策如何变,唯独这一条,任何一代天子都没有变过。

削弱世家大族,势在必行。

这些,其他家族心中都明镜似的。

当然,他们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,包括通婚,联姻,甚至主动配合大离王朝。

但是那些改变,都不涉及深的层面,对于世家大族不造成动摇根基的影响。

可王家这次的革新,那简直就自残式革新,不,准确的来说,是自杀式革新,一旦革新不好,太原王氏可就要真的成为历史了。

以至于得知王家的革新之策后,所有家族都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感。

一方面他们感觉到自己被王家背刺了。

另外一方面,一旦王家开了这个头,其他七姓,尤其是六大门阀,他们势必要有行动才行。

王家主动对自己开刀,好歹敕封了一个一品诰命夫人,王家的后代的子弟还得到了一块嘉奖金牌,之后一旦有数个王家子弟成才,太原王氏的大旗就不会倒。

他们这么效仿了,却也不知道会收获什么样的结果。

若是结果好了还好说,对待家族之人也好有个交代,九泉之下,也对得起列祖列宗。

可一旦没有好的结果,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。

所以这些日子,在王家革新成为大离天下所有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之时,世家大族之人,则是一直在大骂王家人不是人,自己爽了,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留给了他们,让他们进退两难。

……

方易在前往江南学宫的路途之中,也听说了这些事情,不过他只是一哂,没有任何其他反应。

王惊蛰身为新晋大儒,如同正午朝阳,力量正是强盛之时,那些世家大族虽然有不满,但是也只敢在背后说说,还真的敢针对王家不成?

给他们十个胆子,也不敢得罪一个新晋大儒吧。

一路走来,方易边走边歇息,一边欣赏这大离的大河山川,倒也并不枯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