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《万难唯钱》到这里结束,明天开始第三卷《万象更新》。
第二卷不是追求爽的一卷,我心里很清楚这一点。
这本书的风格定成了正剧(伪),我的主角是一个皇帝,书的主线是改革、扩张。
开书有大礼议这样一个很明确的事件,舞台搭好,各方登场,皇帝是当仁不让的主角,戏份足,很容易爽。
随后屯门海战、甘州兵变、嘉靖元年飓风大灾,这些历史事件都是不为人知的。
在我对政治与历史的认知里,在正剧风格的约束下,改革不可能毫无逻辑的一道旨意下去就会一片欣欣向荣。
思想观念的传递与统一,得力的班底,足够的大势,都要营造。
身在局中的主角也无法开着全图。
所以根据历史上的一些素材杜撰了方沐贤与郑存忠这样两个人物,再以第一个改革措施御书房、国策会议为线索,以广州为一个主舞台,希望让你们略微看到一点在古代进行变法的难。
根本利益冲突在哪里,重臣如何心思各异,朝廷与地方是如何脱节的,都想描摹一二。
实话实说,根本不够细,也已经够“爽”了。
但我也不能继续写细,因为我其实也很清楚这是不爽的一卷,主角的很多操作是不容易被认可的。
大刀阔斧,一言而决,令行禁止,那样才更爽。
改革有哪些措施,改变了那些,是看起来更赏心悦目的内容。那些小人算计,阴谋,反复,总让人看起来烦躁。
不过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写的,不然这本书不可能有扎实的根基。
和第一卷不同,第二卷的朱厚熜我着力去写他的改变。记着大礼议攻略准备了一年多的他可以摧枯拉朽,步入变法的领域,他在心智、意志、手腕、班底、控制大势等诸多方面都必须有成长。
第一卷只有寥寥二三着重描写的配角,到了第二卷,视角更多,人物更多。王守仁、严嵩、梁储、张孚敬、陈金、桂萼、杨慎、费宏……我都尽力用合理的剧情与尽量少的笔墨去勾勒他们的形象,尝试让你们感觉他们可能本来就是这样的形象。
甚至杨廷和也“莫名其妙”与第一卷的形象来了個转变,有了新的身份。【1】
【6】
【6】
【小】
【说】
但这么多的人物,这么多皇宫以外的场景,必然导致一个问题:主角戏份的减少。
在历史群像文里,分配好主角和配角的戏份,对我这个历史萌新来说很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