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安好 446 封赏旨意(2/3)

“做什么的都有!”荠菜道:“咱们江都城中,女子都能出门做工!”

康芷有些吃惊,在这民风彪悍的关东也是未听说过的,况且,这里还是儒学盛行的中原江南……这和她以往听过的都不一样。

但她很快明了,下意识地抬头看向前方的青袍少女。

很快,她的视线又被前面的一群人吸引了去,那些人穿着统一的青白相间长衫,且男女都有,有年长沉稳者,也有一脸朝气的少年男女。

康芷又忍不住问:“统领,那些人是做什么的?”

荠菜也有些不确定,前面的姚冉回过头,含笑答:“是无二院的学子们。”

康芷看着回头的姚冉。

年轻的女子样貌清丽,脸颊一处长长疤痕有些招眼,但更招眼的,是她身上充盈沉着的文气,和波澜不惊的气度。

“无二院……我听过的!”康芷回过神,忙点头。

这时,她们恰巧经过那群青白色的人群,康芷看着那些人身上的长衫,赞叹道:“他们的衣衫可真好看!”

是她在关东未见过的料子,飘飘如仙,柔若天衣,逸然风流。

“是丝织坊里上月出的新料子,刚好给学子们做春衫。”姚冉含笑说道:“府里还留了不少,回头交给郝统领,给你们制衣穿。”

姚冉并不认得康芷,但对她来说,只要是大人麾下的女兵,都很值得她友好相待。

康芷难得不好意思地笑了笑,小声道:“我就不用了……”

她什么都没做呢,就已经得到很多了,多到已经让她惭愧不安了……自出生以来,她从未得到过这么多的好,被这么多人拿善意对待着。

姚冉已转回了头去,将马赶快了两步,跟上常岁宁:“大人……”

常岁宁看向前方景象,轻点头:“很好。”

“比我想象中还要好。”常岁宁转头,向姚冉一笑:“这大半年来,你们所行之事,比信中所写还要用心。”

这一路来,她看到了许多,但这许许多多崭新的景象,最终可用二字来概括:进取。

特殊的时局与政令,在一群用心者的努力经营下,在这片本就养分肥沃的土地上,造就出了惊人的进取之气。

常岁宁呼吸着空气中生机勃勃的气息,心中生出无限希望,眼底也变得更加笃定。

战后的江都可以得此新生,她相信,大盛便也一定可以。

“怎么还没到?”

众人相候的刺史府大门外,常阔拄着拐走来走去,脖子抻得更长了:“都已经午时了!”

这些百姓们怎么回事,自己不回家吃饭也就算了,竟也不管刺史大人要不要吃午饭的吗?

常阔说着,站定间,焦躁地敲了敲手中拐杖,而后将拐杖拄在身前,架势如同拄刀。

王岳在旁劝道:“侯爷稍安勿躁,这正是民心所向啊……”

骆泽在旁也温声劝了两句,并殷勤地扶住常阔一只手臂——这是祖母的交代,让他有眼色些,不能让王望山一人将风头全抢了去……

没办法,在祖母眼中,父亲本就不争气,而遇如此场合,他那不争气的父亲甚至不便露面,于是祖母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。

若问祖母怎不亲自前来相迎?

祖母得到消息时,正打算去丝织坊,而刺史大人将归的消息也未能打断祖母去丝织坊的脚步,用祖母的话来说:【一如往常做好手中的事,才是最上乘的相迎方式!】

祖母说罢,留给了他一记名为“年轻人,悟去吧”的眼神,便勤勤恳恳地上工去了。

至于他阿姊骆溪……如今吃住都在造船坊内,每日对着那些工造图纸入魔了一般,根本见不到人影。

这时,被骆泽扶着的常阔眼睛忽然一喜:“……回来了!”

众人闻言皆看去,却仍未见到什么动静。

隐约听察到了马蹄响动的常阔却很笃定,拄着拐往前迎去。

不多时,果然有官差先行来报,说刺史大人将到。

四下顿时沸腾,一众等候已久的官员赶忙上前相迎。

这其中大多是刺史府的属官,以及江都官僚,余下几名便是朝廷的钦差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