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这些客观的原因,所以,《月球》的拍摄场景的搭建,就变得非常顺畅了。
当然也因为毕竟是拍摄电影用的,所以完全不必要像航天局自己搞的“月球环境实验室”那般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那么逼真的情况。
而且许建斌教授还表示,航天局内部搭建仿月球实验,其实规模非常小,因为他们必须精益求精,所以耗费的资金肯定不是李易他们拍电影能比的,所以,这次李易和《月球》剧组和航天局合作,搭建拍摄用的月球地表场景,对航天局而言也是一次不错的实验的机会。
当然要拍摄《月球》同时也需要林云斌去接受航天局的训练,毕竟,在月球上和在地球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。
既然要拍,不可能拍的太失真了。
而《月球》这部电影,其实在片名公布的时候,就引起了巨大的讨论。
主要原因还是在于,飞天,登月,可以说本身在民间,在华国的历史上就有着很重要的意义。
我们常常说的上九天揽月,还有神话故事当中的,月宫,嫦娥,等等,可以说都有着非常大的民众基础。
当然,大多数人,其实对航天登月也就是知道一点皮毛,所以《月球》这部电影也会是一部很好地展示真正的登月的一些东西。
比如月球车,这一块,在道具制造上,同样的会由航天局这边进行指导仿真,当然和真实的月球车肯定会有所不同,但是外观上却完全可以做到1:1的程度。
电影毕竟是电影,重的是视觉效果,所以外型上相似就足够了。
其实原版的《月球》之所以被称作未来最有可能过实现的场景,不是没有原因的。
毕竟,就当下而言,地球已经可以从月球带回土壤了,那么在不久的将来,去月球采矿什么的,也就不再是空中楼阁,而是有了技术的支持。
《月球》的筹备很是顺利,当然,除了主演,和场景搭建这些,其实这部电影也没有什么太多需要筹备的东西。
电影的成本,其实包括多方面的。
其中场景搭建绝对是占据了不小的比例,有些电影,一部电影拍下来,需要搭建几十个乃至于上百个不同的场景,那么耗费的资金自然不言而喻。
而《月球》因为电影的剧情,发生的地点几乎都是在同一个地方,所以这方面来说,自然而然的会节省很多资金和人力物力。
而李易在《月球》这部电影的剧本的最终版出来的时候,恶趣味地把影片里面的主角的名字改了一下。
嗯,原来的林希是李易随便想出来的,后来想想,既然要国产化,本土化改编,那么就肯定要凸显出来一点特色。
所以,最后的男主角被李易改成了“吴刚”!
男主角在月球上采矿,和神话故事里面的“吴刚伐桂”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
关于“吴刚伐桂”的故事有好几个版本,李易是觉得和其中的一个版本挺相似的。
相传吴刚受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,但桂树随砍随合。玉帝把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。
吴刚伐桂是无休止的劳动,看不见未来,他日复一日地砍伐桂树,永无休止。
而同样的《月球》的男主角,他是克隆人,月球上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克隆人,他要在月球上工作三年,三年后又三年,又换一个克隆人继续工作三年。
同样的是无休止地循环,循环,再循环。
所以,两者之间居然有着非常神奇的关联和相似之处。
剧本出炉之后,慕晴就觉得,改名男主角为吴刚,简直是神来之笔。
《月球》的筹备很快地就接近尾声。
因为要赶在科幻电影节之前完成电影,所以时间其实还是很紧迫的。
而这次,因为要给科幻电影节站台,所以,宣传自然是不可避免的,《月球》的开机,这一次搞了个大的开机发布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