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的总人口有几千万他不知道,但他能确定的是,一亩草场站一个人,绝对站不满。
单单在海西海北两个县,他就有一千多万亩草场。
他要那么多草料屁用没有,反倒是种田,哪怕河湟二百万亩山地只有一半种土豆,一亩地只能给他出一百斤土豆,那也能让河湟每个人多吃俩月饭。
这多出来俩月的口粮平摊到一年,就等于丰收。
看着因为几箱子土豆红薯,高兴到手舞足蹈的刘承宗,杨鹤叹了口气。
他问道:“大元帅,是为河湟百姓才到兰州抢粮?”
刘承宗的眼皮跳了一下,刘将军变成大元帅,这老头有诈啊,他压住内心狐疑,抬手指着营内军士笑道:“老总督看看我的将士,哪个像挨饿的样子,你以为我为啥打仗?”
“河湟百姓因我养兵挨饿,我当然要养活他们……可能他们过得不会太好,我的兵太多了。”
刘承宗摇头苦笑,随后目光坚定道:“但我不会让人因为我,饿死。”
杨鹤看着刘承宗,缓缓点头,他面前这个年轻叛军大帅,好像真的要养活更多百姓。
这世上想养活更多人的人,并不多,而在西北,真的要这样做,甚至有可能成功的,杨鹤只认识刘承宗一个人。
他曾经也很想养活陕西三边的老百姓,试过招抚、劝民、避免战乱、试过他能做的所有事,可是都失败了。
杨鹤快而轻地叹了口气,抬手指向那个稍显朴素的木箱,道:“老夫知道刘帅喜爱读书,那箱子里都是肃王藏书,教民耕作的。”
“嗯?”
刘承宗凑近了看那只木箱,里面都是藏书,有王祯的农书,还有徐光启的手稿,还有林林总总的书籍,这是他没有想到的。
他转头对杨鹤问道:“老总督为何,给我找来这些书?”
“老夫也想……”杨鹤欲言又止,再次快而轻地叹息,转而语气轻松道:“肃王殿下说啊,既然刘帅要在河湟种土豆活人,就请好好种,别老惦记他的王庄,甘肃三万多亩地只收七千多石租子,那地若在你手里肯定比他收得多。”
刘承宗笑出一声,并未反驳。
没办法反驳,肃王庄子的租子确实不高。
就在这时,他看见帅帐不远处有传令兵等待,樊三郎过去拿了封信走回来,刘承宗便舍下杨鹤过去,就听三郎道:“是家里的信。”
刘承宗展开书信,眉头就皱了起来,又是使者。
只不过这次,是后金的使者。
刘承宗将信收起,转身对杨鹤道:“老总督和肃王送我农书,我领情,不过还请回京告诉皇帝,五镇不能胜我,非五镇之过,实在国力衰弱,不在军事而在政事,与我作战,不过平白害了好汉性命……大概兰州日后会添派驻军,也无妨。”
“若天下人民安乐六畜兴旺,刘某吊民伐罪之辈不足为虑,鼓励皇帝励精图治,多行宽仁之政,以东事为重,西边他没啥好操心的。”
无尽的昏迷过后,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。
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,胸口一颤一颤。
迷茫、不解,各种情绪涌上心头。
这是哪?
随后,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,然后更茫然了。
一个单人宿舍?
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,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。
还有自己的身体……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。
带着疑惑,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,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。
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,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,外貌很帅。
可问题是,这不是他! 之前的自己,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,工作有段时间了。
而现在,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……
这个变化,让时宇发愣很久。
千万别告诉他,手术很成功……
身体、面貌都变了,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,而是仙术。
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!
难道……是自己穿越了?
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,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。
时宇拿起一看,书名瞬间让他沉默。
《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》
《宠兽产后的护理》
《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》
时宇:???
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,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?
“咳。”
时宇目光一肃,伸出手来,不过很快手臂一僵。
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,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,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,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。
笔趣阁为您提供大神夺鹿侯的顽贼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