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时小说家 第三五零六章 谋事谋身(求票票)(2/3)

始皇帝陛下绝不会轻易立下。

这一点……年轻人很有自信。

始皇帝陛下对于权势的把控很强,前些年,不立下太子储君,还有足够的理由。

而今。

时机是合适的,始皇帝陛下亦是没有那个心思。

只怕,非有到最后的关头,才会立下储君。

具体是谁?

难说。

无论是谁……对于帝国而言,都是一场大变局,会引起咸阳到诸郡的莫大变动。

那是一定会发生的。

犹如一位崭新的将帅之人上任,对于军中一位位主将、副将、偏将军等人定然会有崭新考虑。

至于麾下的兵士,则没有太大关系。

“始皇帝陛下!”

“……”

“变,生于内,显于外。”

“并兼广大,天下制于一,很是不易。”

“若有战事再生,不知会有多少事!”

“……”

“信,你所言……很大胆。”

“是真是假,则需要你接下来好好的看一看天下了。”

始皇帝陛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老者略有迟疑,形容虽苍老,双眸仍有光晕的眼睛掠过一丝丝沉思。

始皇帝陛下,推崇法道。

法道治国,帝国一体上下,法道贯通上下内外,多严苛了一些,多严峻了一些。

近年来,稍稍有些松缓。

权势!

权力!

非容易分化、丢掉之物。

公子扶苏,那是一个不错的孩子,论英明果敢,论才干谋略,的确不如始皇帝陛下。

但!

帝国接下来需要的不是开疆拓土之君主,而是一位守成治理天下的天子。

也许,那孩子没有达到始皇帝陛下期待的水准。

实则。

将其外放九原之地,也是一种肯定和承认,太子储君之位,肯定是考虑过那孩子的。

然!

还是没有正式的旨意落下。

同信刚才所言,无名而印证。

公子高!

那孩子也渐渐长大了。

还拿赵国武灵王为例?

一代雄主,赵武灵王,沙丘之事,令人唏嘘。

太子储君!

的确不会轻易落下。

信所言只是其一,还另外之故。

帝国,是前无古人的帝国。

没有任何一个先例可以参照,一切行事都是需要摸索的,以始皇帝陛下雄才伟略,尚且不能够将帝国诸般事彻底捋顺解决,

换成他人?

只会更难。

那样一个庞大的帝国,始皇帝陛下可以驾驭,其他人呢?其他人是否可以驾驭?

是否可以掌舵?

由不得人不担心。

诸国归一,只需要一场场的战事就能做到,若将帝国长治久安、百千年的传承下去,非寻常手段可以做到。

始皇帝陛下还在摸索。

其余人?

多难料!

中原之地,的确有始皇帝陛下身子不太好的情形发生。

他!

是一个很勤奋、辛劳的王。

也是愿意为帝国献出心血的天子!

这些年来,他肯定多不容易。

帝国!

希望帝国接下来多安稳。

希望一切无事。

信!

他的才学是独到的,若有机会,定然可以大放异彩的。

只不过。

想着一些事情的发生,想着那些消失在记忆深处的兵戈铁血之音,若是不显,似乎更好。

以信之才,诸夏间,同样不会太差。

“老师,想起往事了?”

“似乎……很少听老师提起您当年的往事!”

“老师在诸夏间是否还有朋友?若可,接下来我外出游历,也当好好拜访之!”

“……”

老师没有评语?

只是让自己将来自己琢磨?

老师何意?

自己所言是否有不妥?

还真不好说。

年轻人添了一把柴火,靠近庖厨之地的门槛,看向老师,含笑一语,浅浅一问。

“往事!”

“老师就是一个山野庶人,何有什么往事?”

“故友?”

“该去的都去了。”

“没有去的,你……真的要前去拜访之?”

“果然要拜访,于你……可是会引来相当多麻烦的,甚至于杀身之祸!”

“……”

往事!

俱往矣。

故友?

还有谁?

信!

还是好奇那些事。

轻捋颔下须发,老者没有拒绝,而是将问题抛了回去。

自己是山东之人,昔年入秦,襄助大事,若不归隐,心事难料,归隐之,粗茶淡饭,很是可口。

若是让外人知晓信和自己有关,在山东之人,怕是会有很多人要杀他!

“麻烦?”

“杀身之祸?”

“这…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