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平的语气肯定而不容置疑,唐顺接过厚厚的A4纸,杨教授找他根本不是这事,我说呢,教授一向对这些事情压根不关心,怎么会突然叫他过来问话呢。
空间导向基因?它的真的存在吗?这就是杨教授的理论中提到的空间导向基因吗?
唐顺恍惚中集中注意力,开始翻看接过来的资料。
越往后面看,唐顺越激动,激动得双手开始颤抖,厚厚的A4纸,它们的双面都已经画满图,然后密密麻麻的各种注释,整个实验室过程详细的程度让人难以置信。
这不像是一个拟做实验的计划,而更像一个已做实验的说明。
唐顺惊异地瞪着杨平,单凭逻辑推理为什么可以做出如此充满细节的实验规划,难道杨教授可以在大脑里模拟整个实验?
从古希腊到现在,很多学者使用这种“大脑实验”,在大脑里用严谨的逻辑构建出实验室进行思想实验。
因为很多实验在现实中根本无法完成,所以只能在大脑中依靠逻辑推理来完成实验。
比如伟大的科学家爱思斯坦就擅长大脑实验,在探究引力问题时,爱因斯坦使用这样的构想在大脑中进行实验:
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,需要计算房间里的引力场。你可能会在房间里扔出一些物体,然后通过测量他们的速度来推算引力。但是如果你在高速上升或下降的电梯里,或飞速行驶的火箭或飞机中,再做这些速度测量,又该如何区分引力和加速度的影响?结果是并没有办法来区分你所在环境的差异。因此,爱因斯坦总结引力为时空本身的特征——即它的曲率,而不是自然力。
难道杨教授也擅长这种大脑实验,可是科学家们进行大脑实验的对象都是高度抽象的课题。
而现在图纸上的实验,完全需要大量现实设备仪器来完成,而且很多是需要试错的,不适合大脑实验,难道杨教授拥有最强的大脑实验能力,连这种复杂实践性极强的实验也可以在大脑中依靠严密的逻辑完成?
那需要多么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?唐顺不敢想。
每次唐顺接到这样的A4纸时,每次都没有失望,按照纸上的实验方法都会一次成功,这次的实验计划非常详细,看样子也不会失望。
“尽快将实验开展起来,经费、设备与人员,你自己安排,科研基金的资金非常充足,注意资料保密,不要随意丢失,没什么问题就回去吧。”
杨平交代唐顺。
唐顺小心翼翼地收好厚厚的A4纸,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。
他没有任何耽搁,回到实验室后将对照实验计划清点物质,盘算设备、试剂和各种实验器材是否充足,然后计算人手是否充足,再对资金进行预算。
很快他列出了清单,开始在网上填写资金申请表,专用科研基金效率非常高,在网上申请后,资金很快转入备案的账户上。
只用了不到一周时间,唐顺启动实验——干细胞培育肌肉,目标是培育一块完整的肌肉,而不是肌肉细胞。
如果真的能够培育一块肌肉,那将是划时代的意义。
唐顺十分兴奋,他整天沉浸在对实验计划的研究,如此详细精确的实验步骤,培养器的温度、湿度和酸碱度,记载得清清楚楚,甚至有些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面,为什么会如此精确。
营养液的配置比例,几十种物质的比例为什么会如此精确,这难道也是推导出来的,唐顺不敢想象,大脑的逻辑推理可以构建这么复杂的思想实验。
如果这个实验室能够一次成功-——整个生物与医学将被推进到一个崭新的时代。
(本章完)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