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续做了五台,病人不是在术中死亡,就是在术后死亡,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。
要知道,人不可踏进两条一样的河流。
同样,每一次的实验体一定存在差异,即使差异很少,杨平每一次切开,组织的剖面不可能保证一模一样。
这样就无法保证每一个剖面的出血点一模一样。
只要存在不一样的新的未知的出血点,止血手法就不可能做到最佳。
如果要做到真正的完美的止血,除非做到现在训练时,切开延髓与上颈髓的时候,每一刀做到一样,剖面的出血点一样,这样止血的时候,就可以形成肌肉记忆。
这是多么难呀!
如同快速将几十个光滑的铁球,一个一个叠加,一直往上垒加。
杨平不想放弃,只要有一线希望,他就想放弃。
他计算了一下积分,足够。
于是继续购买复制实验体,五台,十台,二十台---
就这样重复下去。
要命的现在这种重复是为了每一次的切开差异最少,相同度最大,所以只能这样一遍一遍的重复。
杨平真正体会到水滴石穿的过程。
无论藤原谷生的实验体每一次有什么差异,他的解剖结构是不会变的,变的只是状态与功能。
解剖结构不变,自然那些大大小小的血管分布,肯定是不会变的。
只要每一刀切开,真正做到可以重复再现,那么那些出血点就是固定的,那么自己就可以做到完美的止血。
杨平越来越有信心,大脑的记忆,肌肉的记忆,逐渐的重复中形成记忆。
对出血的处理,一次比一次有进步。
实验体不断地消耗,不知道做了多少台手术,每一次切开的时候,根本不用看,不用想,双极电凝就点向出血点,位置和力度都十分精准。
终于,做完手术。
杨平看到了监护仪器上,生命体征平稳,藤原谷生终于是活着的。
杨平继续手术,以强化这种记忆。
而且每次术后,他观察实验体一天,两天,三天---一直观察到脱离危险,保证不出现术后渗血。
直到自己满意后,不知道在系统空间呆了多久,心理极度疲惫,接近了崩溃的边缘。
从空间手术室出来,杨平蜷缩在沙发上,真正地开始睡觉。
系统空间的心理疲劳,可以用现实中的休息来缓解,这是系统的规律。
藤原谷生的凝血因子输注已经接近极限,必须暂停,以保证术后还可以继续输注凝血因子来调节凝血功能。
醒来的时候,已经下午五点。
亚太骨科协会论坛已经结束,梁教授、苏教授、秦教授都回到酒店,开始准备第二天一早离开日本。
他们听说杨平在休息,也不好打扰。
知道杨平晚上还有一台手术,而且顶着绝对手术禁忌症去做。
“几点了?”
杨平醒来。
“五点半!”
老程一直坐在客厅,守着杨平,连眼睛也不敢眨。
“没什么事吧?”
杨平揉揉眼睛,休息得很好。
“没事!”
老程一直守着呢,宋子墨有事打电话,他肯定知道。
杨平摸出手机看了看,小苏几个已经逛街回来,帮他买了一些礼物,她们知道杨平在休息,没进来。
“藤原老师来过电话,东京大学的超级计算机,今天一直在模拟谷生社长的手术---”高桥有点为难的样子。
“结果怎么样?”
杨平问道。
“全部因为术中无法控制的出血死亡,据说模拟了一万次,没有例外!”
高桥紧皱眉头,等待杨平的反应,手术是不是还要做。
“一万次?这么多次!”
杨平语气很平淡,一点也没有惊讶。
用超级计算机模拟手术,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。
美国人、德国人都在做这个。
毕竟,人体这么复杂,很多参数都没弄明白,计算机的建模肯定失真,再怎么模拟也就那样子。
“杨博士?藤原教授马上会过来见你,将今天模拟的资料带给你?手术---按照原计划?”
高桥小心翼翼,以为杨平刚醒来,有点懵懵懂懂。
“按原计划!”
杨平很轻松。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